記者昨日從市衛計委了解到,為配合醫改,加強公立醫院經濟管理與經濟監管,本月起119家市區兩級的公立醫院將開始經濟管理績效考評,大型醫療設備的服務量、固定資產服務量等首次納入了醫院考評范圍。考評每月一次,結果將影響到醫院的財政補助、職工工資總額以及院長任免、獎懲等,同時還將為醫療行為監督提供線索。
今年5月起,在公立醫院綜合績效考評的基礎上,本市在全國各省份中率先啟動了公立醫院經濟管理績效考評。即通過相關定性與定量指標,評估醫院的經濟管理能力、過程和結果。根據《北京市公立醫院經濟管理績效考評指標體系(2017版)》,將通過4大類18項定量指標為醫院進行打分評價。考評范圍為北京市、區兩級各類獨立核算的公立醫院,包括綜合醫院、中醫藥、專科醫院、療養院等,不包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,共計119家醫院。
北青報記者注意到,諸如“百萬人力成本服務量”、“百萬固定資產服務量”、“百萬專用設備服務量”等首次納入了醫院績效考評體系,反映每百萬元人力成本、固定資產、專業設備所提供的服務量,這些都是公立醫院最主要的公共資源,考核醫院在上述資源的利用效率。服務量由高到低排名,排名靠前得分高。但這并不意味著專業設備使用得越多越好。
除了上述三項指標,納入考評的還有門急診次均費用、出院病人例均費用等,為了控制患者的治療成本,這些指標則是越低得分越高。“如果同級同類的兩家醫院,在同樣難度的疾病診療,沒有特殊情況下,卻有著較大的費用差距,那么這其中很有可能出現不規范的醫療行為。”市衛計委副主任鐘東波對北青報記者說。
醫改后,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,也帶來了部分醫療行為的變化。“這個過程中是否存在不規范的醫療行為?這些變化都可以體現在醫院經濟管理績效上。”鐘東波說,“例如,取消藥品加成后,是否會有醫院替代性地加大耗材的使用,來增加經濟收入,我們設定的指標都可以測量出這些行為的影響。”
在2017版指標中,每位出院病人耗材費用變動率就是其中的一項。這項指標可以反映出每位出院患者可收費材料費的變動情況,引導醫院控制材料費用,減輕患者負擔。如果在次均費用中,耗材費用的占比增加,那就要對醫院扣分了。鐘東波表示,通過經濟管理績效考核發現醫療行為不規范的線索,將轉交給醫政部門進行進一步核查監督。
Copyright ? 版權所有: 新鄉市大方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網址: m.lrxj.com.cn 豫ICP備16041034號 技術支持:華企祥云